批判、不認同的問題與清理
2019-03-15每個數字動力來源
2019-03-15內在小孩議題(數字1、2對應下的能量爭奪戰)
在我們人際關係的互動上大部分人都在扮演四種角色,「脅迫者」、「審問者」、「冷漠者」、「乞憐者」,這四種角色就是常見的能量爭奪戰。
1️⃣脅迫者:用言語、暴力、權威的方式威脅別人,並讓人感到害怕然後脅迫順從他的想法,強取別人的能量給他。
2️⃣審問者:習慣在對方言語裡挑毛病,然後一步一步摧毀別人的世界與信念,並擷取別人的能量。
3️⃣冷漠者:對事情都故意維持冷漠的態度,跟別人保持一個距離,冷漠保持安靜的面對事件,
4️⃣乞憐者:凡事採取消極、柔和的態度,讓別人覺得他是受害者的角色,讓別人覺得總是對不起他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了解這四種角色的基本特性,我們來分析一下在家庭中是怎麼樣互動
1️⃣父母是「脅迫者」的角色,在面對小孩的時候,總是強迫小孩順從,當小孩不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,就是用威權、生氣、處罰、威嚇小孩順從自己、聽從自己,並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,小孩做錯事,脅迫者的父母可能一個眼神或是咳一個聲音,小孩會立刻安靜或緊繃。
這樣的父母造就了什麼樣的小孩呢?「脅迫者」的父母壓抑了小孩的表達能力,不尊重小孩的意見、自主權,總是要小孩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,扼殺了小孩的自我,進而抹殺小孩的創造力,讓小孩從原本會表達到不表達,進而變成了「乞憐者」,凡事父母說什麼小孩就照辦,反正我的意見不重要,我的想法不重要,我乾脆都不要有意見好了,透過權威的方式強制奪取小孩的能量,這樣的小孩在父母面前總是軟弱無力,長大之後總是在權威者面前覺得自己很可憐,並輕易的將自己的力量交付給對方,凡事總覺得自己的意見不重要、沒自信、不獨立、不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但是在壓抑下長大的小孩,等有一天變成了父母或是主管角色的時候,有可能從「乞憐者」轉變成「脅迫者」的角色,並把以前被對待的方式,全盤的對待自己的小孩或是下屬。
2️⃣父母是「審問者」的角色,總是喜歡說小孩的缺點、喜歡追問原因、喜歡批判小孩,總是雞蛋裡挑骨頭,凡事小孩做什麼,總有錯誤可以說嘴,嘴巴一直掛著「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」、「為什麼又錯了?」、「你怎麼這麼笨?」,小孩長期活在批判、不認同當中,可是有一些小孩想要被認同,他們一直很努力的考好成績,一直努力想要證明給父母看,但是當他們把成果拿出來的時候,卻還是被批判、潑冷水、不被認同,像是小孩考試明明上次60分,這次努力讀書考到了80分,但是還是被唸「為什麼還是錯一樣的地方,你怎麼那麼笨,誰誰誰都考100分,你到底有沒有在讀書阿!」,小孩的努力被父母扼殺了,他明明想要證明給父母看,卻得到這樣的對待,久了,小孩不想在努力給父母看了,甚至就算在外面很有成就,也會害怕父母知道,因為害怕父母的不認同。
「審問者」的父母對待小孩,初期讓小孩變成了「冷漠者」,一開始害怕表達,因為表達就會被挑問題,所以我乾脆不表達了,但是有一些「審問者」會過度深入小孩的問題點,一直打擊小孩的內在,最後小孩崩潰大哭變成「乞憐者」,而很多父母似乎不放過自己小孩,依舊審問甚至加上權威的方式嚇止小孩哭泣,這時候小孩內心滿滿的創傷跟委屈,甚至會覺得「為什麼父母都不了解我,不認同我,我明明有努力,我明明有改過了,為什麼還這樣說我?」
這樣環境下的小孩長大後,往往在職場上面對上司、主管、客人,或是在家庭中面對伴侶,都害怕表達自己,只要遇到不認同自己或是批判自己的人,就會安靜不表達,甚至會感到害怕,但是一樣的當他們有一天變成了主管的角色,或是家庭中的長輩,他們卻反過來變成「審問者」在對待別人。
3️⃣「冷漠者」的父母,對於小孩的事情總是冷漠對待,不關心小孩的問題跟狀況,小孩有問題詢問的時候,總是忙著做自己的事情,或是應付式的回答,小孩的心思是很敏感的,他會感受到自己不被在意,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敷衍態度,初期他們可以會用一些方式想要引起爸媽的關注,像是故意破壞東西、鬧脾氣、耍賴,其實這些都是小孩在討爸媽的愛,但是這樣的行為往往被解讀為「小孩不乖」,就會被修理一番,之後小孩也變成了「冷漠者」,在內心當中,他會覺得自己很孤單,他覺得全世界沒有人理我,沒有人愛我,最後演變「我不相信有人愛我」、「我不相信有人會支持我」、「我不相信有人可以幫我」,因為我相信這世界上我是孤單的,這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懂我。
所以當長大後,自然扮演「冷漠者」角色,面對別人不理會自己,哪怕是因為太忙碌沒有時間理會,他都會覺得自己很孤立無援,凡事都需要靠自己,而未來在工作上,當別人有問題需要協助的時候,他也會表現漠不關心的態度去面對,他們除了冷漠別人,也在冷漠自己的內心。
4️⃣「乞憐者」的父母,總是扮演悲情、悲苦的角色,一直說自己很苦命,一直在跟小孩索討能量,不管什麼事情小孩都需要幫忙,這樣的父母一直傳遞「困苦」、「受害者」、「匱乏」、「無能為力」,他們的每一句話、每一個動作的目的都是為了讓你感覺愧疚,為了讓你覺得「如果沒有達到他們的要求是一種罪惡感」,或是用嘮叨來情感勒索,這時候的小孩非但沒有得到父母的保護,卻反過來需要保護父母,因為小孩覺得父母很可憐,長大之後反而很容易因為同情而被剝削,會想要拯救別人,對於付出跟接受無法拿捏,常常付出過頭,就算被傷害了還是一昧的付出,成為所謂「拯救者」的角色,一生都在拯救別人,卻忘記拯救自己,他們的內心總是希望這樣的付出,有一天會有一個人來拯救自己,但是因為過度付出最終自己也成為「乞憐者」的角色,他總覺得自己都在付出,但是沒有人對他付出,在內心往往會覺得自己很可憐,不值得被愛。
乞憐者常常利用別人的同情心,來取得別人的同情與注意,像是「我昨天在哭的時候,我以為你會安慰我,結果你沒有」,「我以為我最失落的時候,你會陪伴在我身邊」,「我在工作最需要幫忙的時候,你卻袖手旁觀」,他們的每一句話都會讓對方覺得虧欠自己一樣。
時常扮演乞憐者角色的人,往往吸引拯救者進入自己的世界裡面,但是兩個彼此心靈匱乏的人在一起,只是在互相搶奪彼此的能量,結果反而更加的匱乏與無力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但是不管你是哪一類型的人,甚至不止一種角色,在原生家庭當中可能爸爸扮演「脅迫者」,媽媽扮演「乞憐者」,這時候小孩面對爸爸的時候是「乞憐者」,面對媽媽的時候是「拯救者」。
或是爸爸扮演「脅迫者」,媽媽扮演「審問者」,這時候小孩最可憐了,面對爸爸的時候是「乞憐者」,面對媽媽的時候是「冷漠者」,他們的心靈都沒有被照顧到,他們的這些行為都是在獲取你的注意力,差別在積極或是消極差異而已,當你專注在對方身上的時候,就會自然而然把自己的能量流向對方,當自己被搶奪能量讓,你就會覺得自己軟弱無力。
這四種角色是社會上常用的戲碼,甚至有些人對於這四種特性非常善用交替使用,但是這樣的特性最主要都是從小在家庭生活中,與父母的互動之下產生。
所以要破除這樣的控制或是被控制的戲碼,要先了解自己的這些惡習是如何被養成的,從根源下手去清除,當別人對你使用這樣的手段的時候,你將察覺對方正在對你做出什麼,你將有意識的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拿捏。
1️⃣脅迫者通常在角色當中是數字1比較強烈明顯的,往往以自己為主,無法接受別人的想法與觀點。
2️⃣審問者數字1的特性沒脅迫者強烈,但是2的初始特性明顯,容易看見別人問題,總是看見對方缺點,然後想要去處理缺點,但是因為一直看見問題,總覺得這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問題跟缺點。
3️⃣冷漠者數字1、2的能量在拉扯,對自己沒有那麼有自信,也想要別人認同,在無法確認對方會不會傷害自己的時候,保持觀望不被傷害的冷漠態度。
4️⃣乞憐者數字2較為明顯,1的初階特性較為明顯,總覺得自己很可憐,想法上較為悲觀,生命力感覺比較薄弱。